> 文章列表 > “相去一毛间”的出处是哪里

“相去一毛间”的出处是哪里

“相去一毛间”的出处是哪里

“相去一毛间”出自宋代邵雍的《偶得吟》。

“相去一毛间”全诗

《偶得吟》

宋代 邵雍

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

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

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

《偶得吟》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偶得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去一毛间,

千山复万山。

虽能忘寝食,

未肯去机关。

不是责人备,

奈何开口难。

天心况非远,

既远遂无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事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宇宙的思考。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遥远的山脉和微小的距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人际关系的疏远。他表示自己虽然能够忘记食宿,但不愿意参与琐碎的政务。他并不是因为责备他人的准备不足,而是因为开口言说很难。作者认为天心(指宇宙的本源)并不遥远,一旦远离尘世,就不会再回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超脱情怀和对人事纷扰的拒绝。通过对距离和山脉的描述,作者以微小的距离和庞大的山脉作为比喻,凸显了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微小差距,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关紧要。作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和世俗纷扰的冷漠态度,强调了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表达了微小距离的概念,暗示了作者对琐碎事物的无关紧要和超越。\"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表达了作者对政务的厌恶和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表达了作者不想责备他人,但又难以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表达了一旦远离尘世,就不再回头的决心和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世俗的拒绝。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和追求心境的一面,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崇尚自由、超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