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是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中商品所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即商品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使用价值,还包含了社会关系和象征意义的交换价值。在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商品似乎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以下是商品拜物教的主要特点:
1. 商品二重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使用价值往往被忽视,而价值被看作是商品的本质。
2. 社会关系的遮蔽 :在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商品和货币等物的关系所替代,导致人的社会关系被物化。
3. 意识形态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基于商品或货币的客体关系。
4. 神秘化 :商品拜物教使得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好像它们能够决定生产者的命运,而实际上这种力量来源于社会关系和劳动过程。
5. 与宗教拜物教的类比 :马克思将商品拜物教与原始社会的拜物教相比较,后者是人们因科学知识缺乏而对自然现象的宗教性崇拜。
商品拜物教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交换的抽象性和社会关系的物化,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商品拜物教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商品拜物教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
商品拜物教与宗教拜物教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