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民间借贷合同在特定情形下会被认定为无效,以下是五种常见的情形:
1.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进行转贷 :如果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合同无效。
2. 职业放贷行为 :出借人如果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法定程序取得放贷资格,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其行为属于非法金融业务,合同无效。
3. 明知用途违法仍然提供借款 :如果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赌博、贩毒、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合同无效。
4. 违反公序良俗 :如果借贷合同的内容或目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如借贷用于非法活动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无效。
5. 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如利率超过法定上限或违反其他金融法规,合同无效。
以上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民法典》相关条款确定。如果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法院通常会判决返还借款本金,对于利息部分不予支持。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民间借贷合同逾期多久会失效?
如何判断民间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借贷合同无效后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