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基于量子力学中的受激辐射现象。以下是激光产生的关键步骤和概念:
1. 激发态 :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2. 粒子数反转 :为了实现激光放大,需要使得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即实现粒子数反转。这通常通过外部泵浦源对激光工作物质进行激发。
3. 受激辐射 :当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光子的激发,它们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几乎全部的能量,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辐射。
4. 光学谐振腔 :激光器中利用光学谐振腔来形成和维持激光振荡。光子在谐振腔内反射和放大,最终形成一束具有高度一致性、方向性强、能量集中的激光。
5. 输出激光 :当光子的放大达到一定程度,激光器中的一面反射镜会被设计成部分透光,从而发射出稳定的激光输出。
激光的独特性质,如高单色性、高亮度和良好的方向性,都源于其特殊的产生原理。这些性质使得激光在众多领域,如通信、医疗、工业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激光产生的激发态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实现激光器中的粒子数反转?
受激辐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参数?